对于钓鱼新手来讲,传统钓还是最简单的,而且很容易上手,今天钓友“超难上鱼”就跟大家分享传统钓七星漂更灵敏的线组和线结处理方法。
因为七星漂吃铅较小,长竿不容易抛出去,长竿短线操作也太不方便,每次中鱼和换饵都要把竿子一节节缩回去再一节节拔出来,既对竿子磨损大,也麻烦〈当然夏季长竿短线钓草洞还是很占优势〉。
经过多次试钓,感觉没八字环的线组更灵敏一些,而且子线也不容易缠绕<因为玩传统钓的子线短>,我曾访问过好多老的钓友,现在还一直在用传统钓的,看他们的线组上都没有八字环,他们是在子线和主线连接处安装两个太空豆,把铅皮直接裹在太空豆上,调漂时剪铅皮使铅坠悬浮,使两钩触底,一般都是在调漂桶内完成的,挂双饵调漂更灵敏一些,遇到流水和大风直接把豆向上撸,让铅皮触底就好了,最大的缺点就是没办法钓跑铅。
今天介绍的就是可以钓跑铅的极顿,也可以钓铅坠悬浮双钩轻触底的极灵,咱先说一下线结的处理方法,再说下调漂方法及适应的环境。
首先把七颗太空豆撸到主线上,再撸上一颗太空豆,再装上一颗梭型的通心铅坠,再撸上一颗太空豆。留十厘米长的主线,取一根子线,定好钩距,在双线的未端打上一个8字节,用打结器打个结,线结与环的顶端控制在2~3毫米之后拉紧,然后将主线穿过小孔,用连接8字环的方法打结,剪去多余线头,留2毫米长左右,最好用火机烧一下,然后将上端的太空豆撸到打结处,通心铅坠的重量一定要小于七颗太空豆的浮力,再往上端的那颗太空豆上裹上一块调整铅皮,这块铅皮就是调整灵顿的,这样线组就算制作完成了。
下面教大家调钓方法,和调立漂一样。
第一步:重铅找底;
第二步:调露出半个豆;
第三步:挂双饵并向下撸一个子线长度的豆;
第四步:修剪太空豆上的铅皮,露半个豆即完成调漂。
如果想钓铅坠着底,只需向上推豆大于子线长度,是不是感觉特别简单?下图是制作无8字环线组的线结制作方法,想换子线时将太空豆向上撸,剪去线结,还按上边这个方法制作即可。
春季钓鱼,调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钩饵沉在水底,所以我们无法看到鱼在吞食钩饵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因此也就无从判断是否因为调钓不当导致我们钓不到鱼。但是经验丰富的钓鱼人却能够从浮漂以及其它细节中获取到关键信息,通过经验来做出准确的判断。当浮漂调钓不当时,最有可能出现以下四种现象。
当我们抛竿入水之后,浮漂会先横躺在水面一段时间,然后翻身站立起来,稍有停顿之后开始下沉,直至下沉到我们设定的钓目。但有些时候当浮漂翻身站立之后,几乎看不见浮漂下沉的过程,而是直接停留在所设定钓目位置,特别是当我们搓大饵,并且饵料比重较大时,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我们将正常情况下,浮漂从翻身站立一直到下沉至钓目这一过程称之为浮漂的“自身语言”,也就是只要没有鱼咬钩或触碰钓线,每一次抛竿入水之后浮漂都会以同样的方式来表达浮漂的“自身语言”。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浮漂横躺在水面,第二阶段是浮漂翻身站立,第三个阶段是浮漂下沉至钓目。
当浮漂处于第一个阶段时,子线和主线正在下摆。当主线下摆到位之后,浮漂会进入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翻身站立起来。然后,在铅坠以及钩饵的重量牵引之下,浮漂进入第三个阶段开始下沉,当钩饵触底之后,浮漂下沉结束并停留在钓目位置。
一旦浮漂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浮漂下沉至钓目速度过快,甚至快到无法用肉眼看见,那说明铅坠以及钩饵重量比浮漂的剩余浮力大了很多。也就是主线刚完成下摆,让浮漂翻身站立起来之后,钩饵就已经触底了,因此浮漂就几乎没有下沉的过程,而是翻身站立之后直接停留在钓目位置。
出现这样情况时,需要修剪铅皮来增加调目,调目增加之后,浮漂的剩余浮力增大,在剩余浮力的牵引作用下,钩饵以及铅坠下沉的速度就会减慢,也就是有充足的时间来让主线和子线完成下摆。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确保钩饵的落点处于浮漂的正下方,线组与水面垂直,避免信号在传递至浮漂的过程中出现丢失。
浮漂没动提竿却有鱼
很多初学者都会遇到这样情况:浮漂明明没有出现明显的信号,但抬竿换饵时却发现有鱼中钩,并且鱼钩正中鱼的上嘴唇,如果这样的情况屡次发生,就说明鱼已经咬钩但浮漂未出现信号,需要立即在调钓上做出调整。
【正确做法】①将浮漂向铅坠的方向移动50公分;②修剪铅皮,然后不挂饵抛竿入水,直至浮漂露出水面3至5目;③挂饵之后,将浮漂向竿稍方向移动,然后抛竿入水,调整浮漂的位置,直至浮漂露出水面2至4目。做出上述调整后,继续观察浮漂信号清晰度,如依然出现浮漂没信号,但能够中鱼,就能够排除调钓方面原因,说明浮漂吃铅量过大,应更换吃铅量更小的浮漂。
浮漂信号清晰但不中正口
有经验的钓鱼人每钓上来一条鱼,摘钩时都会注意观察中钩位置。如鱼钩在多数时候都是钩在鱼嘴上嘴唇内侧的位置,钓鱼人管这种现象叫做“正口”,鱼钩中正口多,说明调钓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频繁出现鱼钩钩到鱼嘴外侧,甚至鱼尾等身体其它部位,说明调钓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做出调整。
另外,频繁不中正口还会带来一种必然现象,就是抬竿刺鱼时能明显感觉到鱼钩已经钩到了鱼,但很快便会脱钩,这种脱钩现象正是因为不中正口所导致,也同样说明调钓出了问题。
浮漂的调钓主要包含两大要素:一是调整剩余浮力的大小,二是调整子线弯曲的幅度。当调钓偏向于剩余浮力较大时,浮漂更容易出现信号,但鱼吞钩阻力较大。当调钓偏向于子线弯曲幅度较大时,鱼吞钩阻力较小,是浮漂不容易出现信号。合理的调钓是在这两大因素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浮漂能出现清晰的信号,但不中正口或频繁脱钩跑鱼,说明调钓时剩余浮力过大了。
正确的调整方法是增加铅皮重量,将调目适当降低,或在不增加铅皮情况下向竿稍方向移动浮漂,适当增加钓目,这样剩余浮力就能够减小,鱼吞钩时受到的阻力也更小,从而避免了不中正口以及频繁脱钩的现象。
浮漂频繁上顶却不中鱼
多数时候,采用台钓法会选择钓底,因底层鱼相对来说比中层鱼的种类更丰富。既然是钓底,就必须确保至少有一个饵触底,而且即便是一饵轻触底,一饵离底也很容易出现问题。当双饵处于一饵轻触底,一饵离底或双饵都离底时,浮漂就非常容易出现频繁上顶但抬竿却无鱼的情况。
这种现象由两种原因导致,一种原因是小杂鱼过多,当小杂鱼无法将饵团吞进嘴时便会将饵团抬起,浮漂就会出现上顶却不中鱼的情况。另一种原因是饵团状态欠佳,雾化速度过快,如果此时使用一支吃铅量较小的浮漂,当饵团重量减轻后,浮漂就会大幅度上顶,而且上顶速度非常快,看起来就像有鱼咬钩了一样,但是抬竿却不中鱼。最终的结果都是因为浮漂的剩余浮力过大,导致双饵轻触底或者离底。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将浮漂调准,在遇到问题之后重新检查浮漂的调目。其次,但凡换上一支新买的浮漂,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都应该对饵重进行测量,双饵的重量不能小于调目与钓目之差,例如:双饵的重量能够把浮漂下压4目,当我们调6目时,钓目就必须大于2目,如果钓目只有1目,那么双饵就很有可能无法到底了。
调钓对浮漂信号产生的影响有明显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后便能够根据浮漂产生的各种信号来判断调钓是否有问题,并做出及时的调整与更改。
总之,调钓不是调4钓2最好,更不是调平水钓2目最好……使用的浮漂不同调钓不同,使用的饵料比重不同调钓不同,鱼的吃口轻重不同调钓也不同……衡量调钓是否恰当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浮漂信号清晰,并且抬竿能中正口。
相关问答
在河里野钓调漂的最佳方法是首先选择合适的漂,根据河流的流速和深度来确定漂的重量和大小。然后,将漂固定在钓线上,确保漂的位置合适。接下来,根据河流的水...
1.选好浮漂,加重铅皮,让铅皮沉底。直到看到浮漂的1-2目。这一步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所垂钓地点的水深。可多打几杆试试,找个比较平均的地点垂钓。2.使用定位太...
野钓自然水域,因走水高或水底低不平,调漂最简单最直接的调漂方法,无非就是重铅找底,座钓附近左右多抛打几竿,然后上推浮漂,只要浮漂能立住再修剪铅皮直到浮...
你好,野钓调漂最佳方法口诀可以是"观、测、控、调"。这个口诀的含义是:1.观察:仔细观察水面和周围环境,包括鱼群的活动、水流和水深等情况。2.测量:使用...
1.选好浮漂,加重铅皮,让铅皮沉底。直到看到浮漂的1-2目。这一步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所垂钓地点的水深。可多打几杆试试,找个比较平均的地点垂钓。2.使用定位太...
调漂是需要考虑目标的,也需要考虑饵料的重量问题。从这两点来看,单饵调漂最适合的是野钓鲫鱼,而且使用的是搓饵,如果饵料太轻或者太重都不适合这种调漂方法。...
1、黑坑钓鱼初始调漂不管是钓什么鱼,在什么样的地方钓鱼,调四钓二都是一种基本方法。先空钩使浮漂露出水面四目,目是指从浮漂尾上的小格到水面的总格数,一个...
1.选好浮漂,加重铅皮,让铅皮沉底。直到看到浮漂的1-2目。这一步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所垂钓地点的水深。可多打几杆试试,找个比较平均的地点垂钓。2.使用定位太...
1.将铅座裹上较重的铅皮,使整支浮漂能没入水中;2.逐步上移浮漂至漂尖与水面齐平;3.将浮漂向下方移动,移动的距离要稍微长于子线的长度,浮漂将没入水中;4...
首先在铅皮座上裹上大于浮漂浮力的铅皮,带钩抛入水中后,上拉浮漂露出水面一目,然后下移浮漂一个子线的长度另加十公分,修剪铅皮使浮漂漂尖与水面持平,挂上饵...